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为了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针对未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家庭监管缺失、安全意识薄弱、心理健康等问题。
现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对广大家长进行一次重视儿童防止性侵害的宣传与教育,希望家长能够高度重视,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女孩进行一些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是孩子熟悉、信任、尊重、亲近和依赖的人。侵犯者与孩子处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比如亲人、邻居、父母的朋友和熟悉的人等。孩子对这些人没有防范意识,而侵犯者利用其权势侵犯和剥夺受害孩子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意志。调查统计发现,85%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正是这些人所为,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仅占15%。
1.帮助你的孩子筑起思想防线,提高识别能力
①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识别是非曲直,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蔽;②消除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对异性的馈赠和邀请应婉言拒绝,以免因小失大;③对于不相识的异性,不要随便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对自己特别热情的异性,不管是否相识都要加倍注意;④不要轻易相信结识的朋友,更不要单独跟随新认识的人去陌生的地方;⑤住宿、出行尽量结伴,时间、场所要正确选择,特别时要选择安全的环境;⑥外出时,注意尾随者,及时求助或避开。
2.告诉孩子,学会区分好的接触和不好的接触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通过亲吻拥抱表达我们的亲密关系的情况,比如父母在表达对孩子喜爱的时候会与孩子有身体的接触,这样的身体接触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这就是好的接触。
如果其他人与我们身体接触的时候,他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手或隐私的部位)在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反复触摸或者摩擦,这就是不好的接触。
告诉当孩子遭遇不好的接触时,要立即想办法离开这个人,并把事情告诉父母。
3.让你的孩子不要惧怕、学会保护自己
①乘坐交通工具时,遭遇故意抚摸或擦蹭,要大声斥责或狠打其手,引起公众注意,不要隐忍不说;②遭遇骚扰,要直接提出警告,及时避开;③对于那些失去理智、纠缠不清的无赖或违法犯罪分子,要及时向老师或者保卫部门报告,学会依靠组织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请家长正确认识性教育,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牢记隐私保护,维护身体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告诉孩子以下情形都属于性侵害:
1.让孩子了解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身体的背心短裤覆盖的部位是隐私部位,包括嘴唇、胸部、臀部、腹部、大腿两侧等,别人不能随意触摸;也不能触摸其他人身体的隐私部位。
2.指使孩子去触碰他人的隐私部位;
3.让孩子看裸体及裸体照片、视频,甚至要拍摄孩子的裸体;
4.和你谈论敏感部位,或一起观看有裸露镜头的音像视频;
5.当面讲让孩子感到尴尬或不舒服的关于性的言论等。
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网上交友配对、线下见面约会。据公安部门不完全统计,网络交友引发的性侵案件占熟人作案案件的一半以上。
请告知孩子网络交友的危险性,切勿随意曝光自己的照片、身份信息,切勿轻易与网友见面,更不能跟随网友到住处、宾馆等封闭的私人区域。
引导孩子在网络上浏览健康向上的内容,帮助孩子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负面信息所带来的损害。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软件,不浏览色情网站,不在QQ、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社交媒体上结交陌生人,不随意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和生活轨迹,拒绝网友私下见面。
家长请告知孩子,遇到危险要牢记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碰到疑似性侵行为时,能逃则逃,不能逃也要机智应对:
1.“说不”,在人多的公众场合,遭遇故意抚摸或擦蹭,要直接提出警告,大声斥责或狠打其手,引起公众注意,震慑坏人;
2.“会骗”,在人少的场合遇到性侵害时要坚持反抗到底的信心,要避免刺激坏人对自己采取更过激的行动,可想办法诱导坏人带自己去“安全区域”,如超市、餐厅等人多的场合,编理由骗侵害者,软磨硬泡、拖延时间,寻找适当的机会和方式逃脱;
3.“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人员求助或及时报警求助;
4.“会记”,遭遇陌生人侵害时,要努力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收集保留证据,事后及时告知父母、老师及可信任的人,及时报警。家长和孩子要全面了解防范性侵未成人的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知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孩子的合法权益。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零懈怠”,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惩,依法从严从重打击。
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等。
倘若遭遇侵害,要警告加害者自己未成年,加害者将承担严重刑事责任。万一受到侵害,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及时告诉你信任的人或者拨打110报警,记住侵害者特征,收集保留证据,千万别忍气吞声。
1.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2.晚上外出时,应结伴而行,衣着不可过露。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3.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4.外出后,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5.应该避免单独和异性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的家里去。
6.不要随便答应对方喝酒、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拒绝男士提供的色情影视录像和书刊图片,预防其图谋不轨。
7.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对自称是服务维修的人员,也告知他等家长回来再说。
8.晚上单独在家睡觉,如果觉得屋里有响声,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室内,不要束手无策,更不要钻到被窝里蒙着头,应果断开灯尖叫求救。
9. 不进入酒吧、KTV、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10. 与他人交往时应把握尺度,未成年人应尽量减少与社会人员的非必要交往,应避免早恋行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零容忍”态度携手共建防性侵害网络,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犯的重要举措。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意识到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性侵害事件的发生,我们真诚地希望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切实尽到监管保护义务,合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